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,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%至40%不等的关税。
这些国家中,既有日韩等盟国,也有广大新兴市场国家。欧盟暂未收到关税威胁信函。
特朗普14封信齐发,连盟友也不放过,是何用意?关税战博弈态势如何?又会带来哪些影响?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、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。
关税为何重砸日韩?
特朗普发布他写给14国领导人的信函,表示新关税将不包括其他行业关税。
为何特朗普用25%的关税威胁重砸日韩盟友?
宋国友认为,第一,在特朗普眼中,日韩既是盟友,也是“占美国便宜较多”的国家,且迄今未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,其表现令特朗普不能接受。
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,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第六大和第七大贸易伙伴,两国去年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总价值达2800亿美元,占14国的60%。
第二,原定的90天“对等关税”暂缓期临近节点,特朗普必须有所反应,否则就违反了行政令。
还有评论认为,特朗普此举也有“杀鸡儆猴”之意,即敲打其他谈判对象国:连盟友我都下得去手。
屠新泉认为,其一,特朗普一直不太关心盟友,认为美国足够强大,无需盟友。其二,对“占便宜大户”收取保护费。其三,日韩对美有顺差,美想弥补亏空。
外界注意到,此次信函中,对韩拟征税率与特朗普最初宣布的相同,对日拟征税率则比4月2日宣布的高出1个百分点。
屠新泉认为,税率符合预期。特朗普即使针对对美逆差国,依然征收10%的基准关税,以弥补财政亏空。
宋国友认为,对日韩拟征的25%左右税率水平属于比较高的,相当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平均税率。
为何剑指“金砖”,“放过”欧盟?
特朗普“下通牒”的14国中,还有不少新兴经济体,包括金砖国家和伙伴国。
宋国友指出,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,允许发展中国家保持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关税水平。特朗普将这类税率视为对美国的“不公平”,因此将视线投向这些国家。
此外,世贸组织协定明确规定,发达国家不期望从对发展中国家削减关税的承诺中获得互惠,不得要求后者作出与其发展、财政和贸易需求不一致的减让。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显然与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重要原则背道而驰。
“另一个原因是,特朗普比较担心发展中国家会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转口地。因此对东盟国家‘挥刀’。”屠新泉说。
而对于欧盟,特朗普为何这次“网开一面”?
分析指出,可能主要因为欧盟已坐到谈判桌前,并计划在7月9日之前达成贸易协议。
暂不清楚美欧谈判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。特朗普上周还威胁要对欧盟的食品和农业出口产品征收17%的关税,加剧了紧张气氛。
有消息称,目前欧盟内部就谈判存在分歧——究竟是尽快达成一项简略版贸易协议,还是利用自身经济影响力努力争取更好的协议。
后续博弈形势如何?
宋国友认为,后续关税战会“边打边谈”。
特朗普会继续反复极限施压,直至取得他认为相对满意的结果。谈判对象国则会争取在8月1日前能够有所进展。其中,日本态度比较强硬,要看特朗普是否有新的谈判策略。预计双方会互有让步,只是谁让步更多的问题。
有分析认为,谈判达成的最终税率可能在特朗普划定范围之内。
“大西洋理事会”国际经济事务主席乔什·利普斯基表示,推迟三周才实施关税不太可能为展开有意义的谈判提供足够的时间。
屠新泉认为,特朗普既可以说很“强硬”,又可以说很“怂”。
“他有本事的话,可以今天就征税,但为什么延长暂缓期?显然是为给各国留出时间窗口,仍想达成交易。”屠新泉说,“他的施压手段会不会真的落实,也还得再看。如果将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征税非法,也会对特朗普形成约束。”
屠新泉说,因此各国现在都采取“拖字诀”。“它们感觉签不签协议几乎是一回事。不签,被征税。签了,还是被征税,只不过税率略低,但却需要在别的地方让步。”
对全球有何影响?
特朗普如果最终对各国征税,将是把双刃剑。
对美国,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。
例如,在美国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顶级商品中,就有汽车及零部件、半导体、药品和机械等。南非则是美国铂金进口来源地。马来西亚去年向美国出口大量半导体。孟加拉国、印尼和柬埔寨是服装及配饰的主要制造中心。
此举可能会使联邦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中产阶级和贫困人群身上,因为进口商很可能会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。
外界注意到,特朗普威胁征税已拖累美国资本市场。截至7日收盘,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跌。
对于受到征税威胁的国家,其经济可能受到影响,全球经济也会受到波及。
屠新泉认为,如果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出,将损人不利己,祸及全球,因为很多国家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。
“前几个月征收10%关税背景下,关税战对美股影响不那么明显,但美国本国和全世界的成本提高是注定的。随着关税可能上升,对通胀、经济都是坏事,也将彻底颠覆WTO的体系和规则。多个成员已发出将美国从WTO中开除的呼声……”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配资炒股官方
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